河北安新縣三臺制鞋產業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寒流”
18日,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三臺鎮天宏制鞋有限公司兩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數百名工人流水作業,沾膠、定型、打包,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河北天宏制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會同表示,受當前經濟下行影響,該公司遭遇了30年來的最大市場“寒流”。 當地政府主動幫助企業破解發展困境,引導實施名牌戰略,開拓國際市場,以應對經濟下行“寒流”。
劉會同稱,其自1986年隨父開始制鞋創業,經過30年的努力,從最初的三人小作坊,現已發展成為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800多名工人、年產值3億多元人民幣的現代化制鞋企業。
劉會同透露,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影響,該公司已注冊“梵不凡”商標,并在紐約、德國成立了設計工作室,聘請國外設計師捕捉國際流行元素,以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將當前出口韓國、印度等地的外貿業務向歐、美等地發展,以應對此次經濟“寒流”。“2015年我們的生產量是600萬雙,今年將突破1000萬雙,以吸納更多工人就業。”
據安新縣三臺鎮黨委書記李東坡介紹,該鎮制鞋業始興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目前全鎮共有制鞋企業700多家,從業人員8.5萬人,年產鞋近2億雙,銷售收入40多億元。形成了京雅、通天地、十只狼、穩步、億昌、藝步、新茂達等7個河北省著名商標。
李東坡說,目前,該鎮正在組織政府、高校和服務機構共同推動制鞋企業壯大升級,使三臺制鞋產業走園區化、規?;l展之路,實現跨越發展。利用地域和成本優勢,引導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打造“白洋淀制造”品牌,逐步占領北方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李東坡透露,為實現這一目標,該鎮規劃了安新經濟開發區,現已開發張村工業園、鞋材交易中心及名牌企業聚集區三大片區。已入駐制鞋及鞋材、包裝等企業42家,建成投產37家。整體改造完成后,預計三臺制鞋產業年產值將達到200至300億元。
安新縣三臺鎮位于京、津、石三角地帶,地處華北明珠白洋淀畔,面積57.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3.4萬人,外來務工人員約6萬人。2015年底,被河北省工信廳命名為制鞋產業名鎮。在中國制鞋行業有“南有晉江,北有三臺”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