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進出口會議定調外貿穩增長 推動外貿動力轉換
作為定調全年外貿形勢和政策走向的風向標,1月15日,2016年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相比于往年,此次年度會議召開的時間提前了。除了2014年選在7月召開外,2011-2015年全國進出口會議都是在2月舉行。
而就在幾天前,海關總署發布2015年全國進出口數據——下降7%,這一增速不僅是6年來中國外貿首次掉落至負增長區間,同時也標志著進出口目標連續四年再落空。
外貿下滑疊加經濟減速
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預判,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鐘山在會上表示,外貿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下跌、進口需求下降、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等,外貿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工作難度增加,下行壓力仍然非常大。
從2015年交出的-7%成績單來看,中國對外貿易已從前幾年個位數增長降至負增長,這在改革開放以來還是首次。
不過,有分析認為,繼2009年后,中國外貿再次負增長,這或許預示2015年是外貿運行的一個轉折點。外貿困難周期還將持續多久?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支陸遜在日前召開的商務部年度工作會議期間也坦言,現在還不能給一個明顯的預期。
穩外貿放在首位
依舊嚴峻的外貿形勢,令今年穩外貿壓力加大。鐘山表示,2016年和今后一段時期,外貿工作的目標任務是穩增長、調結構、轉動力、提質量。
就其重點工作,鐘山指出,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動外貿政策落實。會同有關部門聚焦清理收費、貿易便利化、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
二是推動外貿結構調整。努力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外貿商品結構、外貿主體結構和貿易方式優化,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三是推動外貿動力轉換。通過外貿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產品創新,加快外貿發展動力轉換。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
四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選擇重點開拓市場,加強貿易投資合作。五是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研究外貿難點、焦點問題,著重解決外貿發展的“短板”問題和瓶頸制約。
據商務部測算數據顯示,從2013年以來,因為產業和訂單的轉移,導致出口減少950億美元。除了首抓政策落實外,商務部日前遴選了外貿70多個行業,通過重點行業,抓重點企業,包括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遴選一些可能是未來的增長點,培養新的增長動力。同時,也在著手研究,如何采取差異化政策鼓勵中西部來承接東部地區加工貿易的產業轉移。
據悉,其中一個重點是,將一些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優勢和金融優勢相結合,形成綜合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