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牽手北京總工會 共建縫藝大舞臺
近日,作為大賽主辦方,北京總工會與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在大賽正式啟動前舉行了賽事交流座談會,就大賽進程和舉辦細節進行了詳細對接與交流。
當天,來訪的東城區工會、房山區工會、鐵路局工會、農林科學院工會、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工會等18位各區縣、單位工會負責人們,一進門就被協會精心陳設的機縫工藝品深深吸引。圍繞在精巧的多功能縫紉機前,一位位躍躍欲試的工會領導在指導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坐下親手體驗新型縫紉的樂趣。幾道簡單的縫制工序下來,一只漂亮的束口包迅速成型,成功的喜悅令委員們喜不自禁。
座談中,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首先對來訪的北京市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張秀萍一行表示歡迎,隨后她簡單介紹了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情況,特別對家用縫紉機縫藝文化的回歸和協會對這一文化市場的引導推廣工作意義進行了詮釋。何理事長非常感謝北京市總工會系統對協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希望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推動大賽的順利進行,搭建更寬廣的縫藝文化平臺,讓更多的職業女姓朋友們體檢縫藝的精彩,豐富文化生活。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將盡最大可能的提供資源和條件,為推動縫藝文化的進一步普及和提高人們的生活創意做好服務。
北京市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張秀萍表示,由于是與協會首次合作舉辦全市性的縫藝比賽,鑒于大眾對家用多功能縫紉機認知度不高,因此今年的比賽先設在區、縣、局、集團公司級別的工會舉辦。如北控集團、公交集團都有數萬名職工,擁有廣闊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形成縫藝文化氛圍,為縫藝交流平臺的搭建和大賽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開端。她要求各工會聯合家用機分會,一定要把大賽前期工作做實做細,以保證大賽的順利進行。
協會秘書長、家用機分會會長楊曉京對各工會負責人介紹了家用機行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家用機分會成立以來所開展的宣傳推廣工作,從史上1250萬臺的老式家用縫紉機大國到成衣業的取代,從多功能家用機的出現到家用機新文化的成型,從家用機進社區、進課堂到參加輕工展、蘇州創博會到舉辦本次職業大賽,讓與會同志對大賽的背景和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
隨后,協會家用機分會秘書長劉敏與各工會負責人就賽事的籌備事項和具體工作進行了對接,工會負責人們對設置展示區、體驗區、培訓課程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