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著力振興服裝業
據盧旺達媒體報道,為了降低每年從國外進口的服裝數量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花費,盧旺達政府著手提振本土服裝業生產能力。
據介紹,盧旺達擁有約1200萬人口。目前,盧旺達紡織制造業不能滿足本國需求,其主要的服裝制造商包括UTEXRWA、C&H以及其他一些小型企業。因此,仍然需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服裝。
大量的服裝進口花費巨大。近日,盧旺達貿易和工業部表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盧旺達政府決定在主要的城市培育服裝加工業,其中包括北部地區的穆桑澤(Musanze),東部的尼亞加塔雷(Nyagatare),南部的胡耶(Huye)和穆航加(Muhanga),西部的魯巴伍(Rubavu)和魯西西(Rusizi)。
珍妮是盧旺達特博威紡織公司的董事長,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信心滿滿的表示,公司已經做好準備,滿足盧旺達以及整個東非市場的服裝需求。
“很多盧旺達人購買進口的二手服裝,從而減少了購買本土產服裝的數量。但是,我們一直在同政府部門合作,尋求用本土產服裝替代進口服裝。”她說道。
與此同時,她介紹,盡管公司努力提高產量,但是很多原材料仍然需要依賴進口。“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這(從國外進口原材料)不能阻止我們繼續生產。”
報道指出,2016年3月2日,在坦桑尼亞阿魯沙舉行的東非共同體峰會上,決定禁止進口二手服裝、鞋子和其他皮革制品。各國領導人一致同意推動本土紡織和皮革業發展,并且確保所有已經進口的二手鞋子和服裝符合各國的衛生標準。
峰會進而建議成員國考慮禁止從非東非共同體成員國中進口皮草。
東非商業協會主席丹尼斯強調,盧旺達有自己生產服裝的能力。“東非共同體成員國應該制定新的法令,促進本土紡織業。這些法令將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機遇,而這些中小企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他說道。
盧旺達東非共同體事務部部長魯格瓦比扎表示,我們必須緊密合作,調動我們所有的資源,使地區機遇成為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