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勞動密集型企業借力原產地證書擴大出口
近日,記者從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局共簽發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2625份,簽證金額1.09億美元,企業可獲得進口國關稅減免人民幣約3403萬元。
紡織業是南通地區的傳統優勢產業,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南通市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也面臨嚴峻挑戰。不過,隨著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的生效,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南通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迎來了新的競爭優勢和利潤空間。
某公司負責人說,自中澳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其在國檢部門申領了100多份中澳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235.6萬美元,進口方可減免關稅11.78萬美元,這為企業爭取到多份訂單。
據了解,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間自貿協定談判,目前已與多個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協定雙方都為各項貨物制定了減稅清單。有些協定的貿易自由化程度非常高,如中國-瑞士、中澳、中韓自貿協定中規定,對于中國出口的紡織品基本都實行零關稅,中瑞、中澳自貿協定甚至連過渡期都沒有,自貿協定生效后就實行零關稅。
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貿協定下的關稅優惠政策,拓展貿易市場和伙伴,積極申領原產地證,為企業爭取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