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縫制機械行業“四降一高”發展特征突顯
2015年,國內外需求雙雙疲軟,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速度全面放緩。
一、產值縮減
2015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共完成工業生產總值約525億元,同比下降14.6%,產值約降至2010年水平。另據協會對行業骨干整機生產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00家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7億元,同比下降16.92%。
二、產量下滑
2015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縫前縫后設備除外)980萬臺,同比下降19.28%。
1. 工業縫紉機:產量560萬臺,同比下降22.65%。其中,協會統計的100家整機生產企業累計生產工業縫紉機359.5萬臺,同比下降22.17%。
2. 家用縫紉機:產量420萬臺,同比下降14.29%。其中多功能家用機產量310萬臺,同比下降13.89%,普通家用機產量110萬臺,同比下降15.38%。
3. 刺繡機:2015年,行業累計電腦刺繡機總產量約3萬臺,同比下降21.05%;總刺繡頭數約120萬頭,同比下降14.2%。
三、銷售降溫
國內:下游服裝、皮革、家具、箱包等相關行業產量增速持續趨緩,需求明顯不足,縫制設備市場飽和度不斷提高。初步估計,2015年國內市場銷售工業縫紉機約245萬臺,同比下降33.9%,呈現大幅下降態勢。
外貿: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縫制機械產品進出口總額27.6億美元,同比下降8.05%,貿易順差17.4億美元,同比下降1.83%,較上年略有收窄。其中,累計出口縫制機械產品22.5億美元,同比下降6.03%,出口工業縫紉機316萬臺,同比下降10.35%;累計進口縫制機械產品5.09億美元,同比下降18.01%。
四、庫存高企
2015年,高庫存成為年內“常態”,全行業庫存量累計接近100萬臺。協會統計的100家企業產品庫存量高達80.3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產品庫存72萬臺。電腦平車庫存量高達30.7萬臺,成為產能過剩的主要機種。
五、效益待升
利潤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行業虧損情況較上年同期更為嚴重,263家規上企業中,虧損面13.31%,比上年擴大2.46個百分點;虧損額3.5億元,同比增長82.48%,虧損深度16.25%,比上年同期增長7.5個百分點。
運營績效 :行業規上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產成品周轉率均有1%以上的增長,各項營運指標仍維持在合理范圍內;規上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相對較好,相比去年有向好趨勢;行業成長能力有所下滑,有待進一步提升。
成本 : 2015年規上企業累計成本費用374億元,同比下降0.79%,降幅與銷售收入基本持平。三費(管理、營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2.74%,行業成本管控初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