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LZ2-B855曲折縫縫紉機的針定位與調整
- 兄弟LZ2-B855曲折縫縫紉機的針定位應該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1)將機針擺幅調到0位,當機針由下死點提升3.5mm左右時,旋梭尖與機針中心線重合,同時梭尖距機針凹缺平面距離應為0~0.05mm。
(2)將機針擺幅調到最大(8mm),當針桿處于左死點位置、旋梭尖與機針中心線重合時,梭尖距機針孔上緣距離應為0.2~0.5mm。
筆者在這里提供兩種調試方法:其一是根據廠家提供的定規進行調整;其二是在沒有定規條件下進行的調整。
1 使用定規
1.1 針桿高度的調整
針桿位于最低位置時,輔助針板的最高點與針桿的最低點距離應為定規的高度。
(1)拆下壓腳、針板、輔助針板、送布牙及墊片。
(2)將輔助針板放在針板安裝面上。
(3)轉動手輪,使針桿⑦位于最低位置。
(4)旋松螺釘。
(5)將定規放在輔助針板的表面,上下移動針桿,使針桿端面落在定規上。
[注意] 針板與輔助針板的厚度是不同的,調整時一定要使用輔助針板。
(6)擰緊螺釘。
(7)重新裝回壓腳、針板、輔助針板、送布牙及墊片。
1.2 機針與旋梭同步的調整
(1)接通電源。
(2)按下TEST(測試)鍵,TEST指示燈點亮(不要踩下踏板啟動設備,以確保測試時的安全)。
(3)將機針擺幅調到0位。
(4)拆下壓腳、針板、輔助針板、送布牙及墊片。
(5)轉動手輪,使針桿從最低位置提起,當旋梭尖端與機針中心線重合時,梭尖距機針凹缺平面距離應為0~0.05mm。如果達不到此要求,則旋松旋梭的2個固定螺釘,調整旋梭軸向位置來達到此要求。
(6)將機針擺幅調到最大(8mm)。
(7)轉動手輪,使針桿處于左極限位置,當旋梭尖端與機針中心線重合時,梭尖距機針孔上緣距離應為0.2~0.5mm。如果達不到此要求,則旋松旋梭的2個固定螺釘,調整旋梭軸向位置來達到此要求。
(8)重新裝回壓腳、針板、輔助針板、送布牙及墊片。
(9)縫紉過程中如遇到機針彎曲情況發生,導致梭尖距機針凹缺平面間隙過大,可通過調節護針片⑧,使護針片⑧輕微觸及機針,以保證此項要求。
(10)按動TEST鍵,TEST指示燈熄滅,可進行正常工作。如試縫不理想,關閉電源,按以上方法重新再調整一次。
2 在沒有定規的條件下采用
(1)將機針擺幅調到0位,轉動手輪,當機針從最低點上升3.5mm左右時,旋松旋梭的2個固定螺釘,轉動旋梭,使梭尖與針桿中心線重合,同時軸向移動旋梭,使梭尖與機針凹缺平面之間的間隙保持在0~0.05mm,然后再擰緊旋梭的2個固定螺釘。在縫紉過程中,特別是縫厚料時,如遇到機針彎曲情況發生,導致梭尖距機針凹缺平面間隙過大,可通過調節護針片,使護針片輕微觸及機針,以保證梭尖距機針凹缺平面0~0.05mm間隙的要求(調換旋梭時要重新調整護針片的位置)。
(2)將機針擺幅調到最大(8mm),然后轉動手輪,使針桿擺至左極限位置,當梭尖與機針中心線重合時,保證梭尖距機針孔上緣距離為0.2~0.5mm(此距離視縫紉條件的不同,適當增減),如達不到此要求,則通過旋松針桿夾緊螺釘,上下移動針桿來調整,調整完畢后再擰緊螺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