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服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 輕品牌廣受市場青睞
日前,隨著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今年以來,已有多個行業“十三五”規劃陸續公布。
“今年以來,已有機器人、旅游、針織、體育等行業‘十三五’規劃相繼出臺。業內人士認為,體育等行業“十三五”規劃的出臺是對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具體部署。面對愈加嚴峻的國際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舊常態開始轉換的這個現實,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方向需要在頂層設計方面做出一些調整,產業領域需要一次重新定位和目標修正。
記者今天在采訪中也了解到,隨著國人對體育的熱情也逐步升溫,體育產業也在倡導“大體育生態圈”打造戶外產業生態圈,集合場館賽事、體育投資、體育服務等。隨著而來的戶外的概念也不在是過去所單純理解的登山或者滑雪等,隨著輕運動概念的流行,戶外也衍生出“泛戶外”的概念,即8090所熱愛的輪滑、滑板、自行車,馬術等任何走出戶外的運動概念,區別于傳統我們所理解的登山、滑雪等帶有探險危險性質的戶外運動。泛戶外是現在較為飽和的戶外運動市場中另辟蹊徑之路。是迎合大眾市場,將體育產業平民化大眾化并且流行化時尚化的舉措。而泛戶外滑板運動最為凸顯的是美國90年代的滑板風。以品牌Palace、Polar Skate Co.以及OSiris較為突出。以及諸如跑步、自行車等簡便高效的戶外品牌,如在全球具有專業精神和影響力的戶外品牌如rh+、hind、spider等。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時尚咨詢機構——優他匯國際品牌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員孫遜介紹,當前,“輕運動+時尚專業運動概念廣受市場青睞”。專業運動服裝因極其強調技術創新和專業,使得大眾一則很難接觸,二則行業入門門檻較高,三則品牌受眾較為有限,因此在中國逐漸崛起的時尚產業中,打造時尚運動概念,同時也體現了運動生活化場景的概念,更是迎合現在8090消費者的愛好和需求。這也是未來時尚產業的重要趨勢。運動概念也在被廣泛理解,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的上升,逐漸需要尋找一種減壓且時間要求較短,技術要求較低的運動方式,“輕運動”理念逐漸風靡全球。輕運動品類范疇包含如健美操、瑜伽和舞蹈等。
來自懶熊體育發布的行業分析顯示,如果說2015年是中國體育產業的資本元年,象征著中國體育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新時期,那么2015年亦是中國運動品牌發展的拐點,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注重店效,從單純的體育用品生產到運動科技的探索,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2015年,讓人欣喜的不僅僅是營業額的突破亦或是公司的扭虧為盈,更重要的是,各家運動品牌開始細分市場,找到了各自的切入點,力圖突破同質化經營。
懶熊體育分析師許珈銘認為,就全球來看,體育運動品牌公司正在從單純的體育用品生產商逐步向體育科技公司、體育營銷公司和體育運動贊助商的身份轉變,來自下游的革命,隨時影響著上游業態的一舉一動。數據也顯示,由于中國人對體育運動日益熱衷,運動服裝的銷售額出現了顯著提升。且據中國田徑協會注冊的各類路跑賽事在2015年達到134場,同比增長160%。加之中國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方,隨著國家出臺多部體育產業政策,體育產業預計2025年,規模達5萬億元,體育產業進入黃金十年。然而比起美國體育產業上下游體育報道、傳媒、運營57%的占比看,國內20%都不到的占比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大體育轉型方向主要集中在場館運營、賽事運營、其他體育服務、體育產業投資這四個方面。
零售業專家楊大筠也表示,大部分運動品牌上市公司基本是20世紀80-90年代需求經濟發展起來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成功是機遇需求量的滿足而成功的,個性、品味、情景體驗是他們從來沒有的“軟肋”,可以直接的說:他們都是制造型企業,而零售型企業關注的是顧客需求的滿足。
而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社會發展,更多的戶外運動比如垂釣、馬拉松等都會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年輕家長們也會帶孩子學習滑雪、大冰球等新型運動。未來運動品牌也將根據這樣的需求進一步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