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服裝智造創新聯盟
日前,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支持,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中國紡織機械協會、上??p制機械行業協會及相關企業、機構聯合發起的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成立。在當天下午舉行的聯盟第一次工作會議上,討論確定了聯盟有關工作機制、項目管理辦法及工作計劃。小編對聯盟的主旨、定位、工作目標進行了追蹤解讀。
跨界融合、開放合作的創新平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表示,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精神,積極應對新常態下服裝行業面臨的新挑戰,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發展機遇,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應運而生,旨在建設一個跨界融合、開放合作的創新平臺,以突破服裝行業智能制造領域的共性關鍵技術瓶頸,實現技術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進而推動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智能制造從五個方面重點推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孫瑞哲提出,“服裝行業智能制造將主要圍繞服裝裝備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制造方式智能化、管理決策智能化、產品智能化五個方面重點推進。”聯盟定位于以推進中國服裝智能制造為主旨的創新組織,主要呈現三大平臺功能,即信息資源平臺、研究開發平臺、成果推廣平臺。
共同實現全產業鏈的由大變強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林建龍表示,“聯盟”的成立為縫制機械行業的制造企業、服裝生產加工企業以及高效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提供了機遇。目前,服裝加工生產企業特別是“三衣兩褲”企業應結合實際與縫制機械企業技術人員兩行業一起探討改進思路,提出自動化、智能化總體的規劃和設想,協同合作。
第二,進一步提高單機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自動化縫制單元的可靠性、穩定性,使用符合生產實際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增強服裝加工質量,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為服裝企業提供裝備的上游行業,縫制機械行業企業將會積極參與、全力配合“聯盟”的各項事務,協同完成各項目落實,共同實現全產業鏈的由大變強。
以共性基礎研究為突破口
據悉,近期聯盟將以服裝智能制造共性基礎研究為突破口,充分利用“聯盟”成員單位現有研究開發條件和優勢建立協作機制,研發若干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共性技術,加快服裝行業以現代制造技術、制造系統、制造范式為突破口的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