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產業面臨發展挑戰 縫制設備行業如何應對?
來自東莞經信部門的數據顯示,2015年1~8月份紡織、服裝、鞋帽每月主營主業收入負增長2.2%;每百元設備和資產產生的主營收入減少5.5%,產生的收益下降3.8%,皮革、羽毛、制鞋應收賬款延長2 .5天。種種跡象表明制鞋行業的景氣度降至冰點,且隨著寒流的持續降溫,越來越多的工廠將難以為繼。面對如此窘境,鞋企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而隨著服裝行業的發展,與資本的結合愈發密切,和新經濟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隨著消費升級進程的加快,服裝行業將不單單是一個單純的傳統“制造”行業,面臨著新形勢下嚴峻地發展問題,如果服裝企業不能走出有形商品的簡單生產模式,從產業生態鏈的高度與廣度出發,進一步融合新市場形態,那么在轉型升級的壓力下,恐將迷失前進方向。
下游產業的轉型困境極大地影響了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勢頭。在服裝、鞋帽、箱包等下游產業發展迅猛的時期,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上下游產業在相互合作與推動下,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果。因此,加強產業間的合作與交流,仍然是相互推動進步的必要選項。
縫制設備行業在國家經濟新常態下,逐步取得了以下幾點共識:
1、打造品牌高度。通過營造企業文化,提高產品核心品質,加大市場宣傳力度,增強市場認可度,以品牌信譽作為企業發展基石;
2、重視科技研發。立足差異化發展戰略,著眼于企業自身特點與消費群體的定位,通過針對性研發來創造特殊性發展途徑,獲取對應市場;
3、創新營銷模式。在互利共贏的前提下,通過適當調整與經銷商的合作模式及細節,來降低風險,提高銷售穩定性;
4、促進行業合作。通過舉辦各類會議、論壇,以及參觀交流、座談等形式,加強本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企業進一步溝通、合作,只有在“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客戶需求的情況下,才能敏銳地觸及到市場新動態,發掘發展新視角,并重新掌握話語權;
5、拓展海外市場。通過積極參加海外展會,加強海外布局,挖掘海外市場潛力,提高海外低端市場利潤率,以品質提升打通海外中高端市場,獲得潛在的巨大高效益市場。
本文為中國縫制設備網(www.sewworld.com)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