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縫制行業需加快智能化發展步伐
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4萬臺,同比增長8%。其中,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6.6萬臺,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但是,按機器人密度來看,即每萬名員工對應的機器人保有量,我國不足30臺,遠低于全球約為50多臺的平均水平。
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同比增長21.7%。2016年機器人產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497臺,同比增長19.9%。此外,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生產銷售達22257臺,同比增長31.3%。國產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正式發布,為未來五年機器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縫制設備行業緊跟經濟發展趨勢與市場需求,一直著力發展機電一體化,融合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自動化智能技術。
不僅是國家政策積極引導與支持,下游企業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市場的潛力仍然非常巨大。因此縫制設備行業在“機器人”產品的研發上,應該加快腳步,提高在智能化、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加強我國縫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縫制機械行業緊抓機電一體化、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機遇,相關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應用不斷取得突破,為迫切希望實現“機器換人”的下游企業提供了選擇的空間。
從當前的市場格局來看,“中國制造”的自動模板縫紉機、自動充絨機、自動模板開袋機、智能絎縫機等產品,已成功進入國內一線品牌的生產線,并且這一趨勢正在不斷加速。
當前,對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和引入,中國縫企已經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具備了未來在技術與品質層面實現領先的可能性。智能化“機器人”產品已經成為行業發展方向,以期加速向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
本文為中國縫制設備網(www.sewworld.com)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