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薩爾縣住社區工作組為婦女購置縫紉機助力精準扶貧
近日,筆者在吉木薩爾縣團結路社區三樓看到一排排嶄新的縫紉機吱吱呀呀工作著,在縫紉機前忙碌的有漢族、回族、維族等各民族婦女,他們正在忙活著敢做一批衣服訂單。
維吾爾族婦女熱伊萊便是這其中的一位,她告訴筆者,自己長期以來沒有穩定工作,一家四口只靠丈夫打工的微薄收入養家。今年2月通過社區“微服務”微信平臺知道了社區正在為轄區婦女解決創收難題開辦縫紉室,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她參加了首批婦女縫紉手藝技能培訓班,接著又在“訪惠聚”工作組和社區的牽引下與月華制衣廠取得聯系,以訂單方式承接月華制衣廠部分業務,同時自己也接一些零散訂單,一開始每月只有五六個訂單,但是她努力學習,提高技術,同時“訪惠聚”工作組和社區大力宣傳,目前每月已有10余個訂單,且在平穩增加。每月能有1500元的收入。手中有了錢,熱伊萊大姐臉上也有了笑容,她高興的說:前段時間兒子一直想要一個足球,現在自己可以買給他了,真好!
據了解,今年在吉木薩爾縣黨辦機要局住社區后,始終心系群眾,對群眾反映的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做好答復和解決,此次工作組著眼于社區婦女就業難題,通過積極奔走,多方聯系,為社區婦女聯系到刺繡縫紉培訓班,又在社區婦女培訓結業后聯系月華制衣廠,為社區租借到一批新式縫紉機,將團結路社區三樓打造為縫紉室,為社區各族婦女提供就業提供平臺,目前在這里工作的有二十多位婦女。
看到社區婦女們增收了,生活好起來了,工作組組長辛光禮感慨的說:“我們要解決待就業婦女創收難題,第一步就是要讓婦女走出家門,第二步是將技能送到婦女身邊,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要站在她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將婦女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這樣才能為她們辦好事,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