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資深生產管理專家矢田豐來美機指導精益生產
“你知道人走一步平均要多長時間嗎?對,0.9秒!1個3.5米的工序,從這頭走到那頭,要浪費4秒的時間。”這個來到中國6年多,中文只會說“你好”、“謝謝”、“我愛你”,自稱喜歡打高爾夫、買馬、打麻將的日本老人站在美機大會議室的講臺上,像個精細的外科醫生,在他眼里,每條生產線上的每個工序必須像一條血管的位置那樣精確。
曾經服務過豐田、尼桑、本田、三菱、五菱等公司,涉足生產技術、制造、品質管理、生產管理,7年前從日企離職后來到中國,在武漢、重慶、常州、杭州等各地先后指導40多家制造企業的日籍精益生產管理專家矢田豐先生,5月24日應美機精益生產領導小組的邀請,來美機主講《中日精益生產推行之異同》,吸引了美機公司班組長以上管理干部200多人前來聽講。
在講座開始之前,矢田豐先生在精益生產推進部負責人的陪同下,實地調研了美機的生產車間,矢田豐先生首先就巡視中發現的生產浪費、重力勞動輔助工具欠缺等問題在講座上給出了整改建議。
“我們要學會善于發現問題點在哪里,如品質上的不良率異常,某道工序產生瓶頸或波動較多都是需要改善的問題點”,矢田豐先生說:“生產改善不僅是精益團隊的事,而應該是所有員工要去做的事,包括部門生產管理者、設備保養者、生產工序設計者、外協生產管理者都應該加入到精益生產的團隊中去。”
矢田豐先生還就5S現場管理與大家展開互動交流。矢田豐先生問:“大家知道5S的目的是什么嗎?”眾人回答:“提高品質、減少浪費、提高生產效率” ,矢田豐先生對大家的回答表示滿意,并對5S現場管理的目的做了補充,他指出:5S現場管理,就是要創造一個通過目視直接能判斷、發現問題的生產環境。矢田豐先生還指出:管理人員要率先示范5S,而不僅僅是只會批評和檢查。
矢田豐先生在講座中詳細分析了中日企業在品質意識、監督管理人員的教學能力、對員工教育的重視程度等各方面存在的差異,重點從人的意識和資質方面進行比較。矢田豐先生說:“日本企業員工對客戶、對公司的利益考慮的較多,而中國企業員工為自己、為家庭考慮的較多,這可能是中日員工最根本的意識差別。”
最后矢田豐先生指出:某些監督管理人員教不好別人也沒有教別人的想法,某些生產操作工不太會思考、不愿做、不愿學、不愿表達,所以企業都要有自己的教學訓練道場,加強新人教育、品質教育、保全教育、中層教育、外協工廠品質教育等,充分利用周六、周末進行教育培訓。
作為資深精益生產管理專家,矢田豐先生的自我介紹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對中日企業管理的比較鞭辟入里、發人深??;對精益生產的建議有的放矢、見解獨到,深受大家的歡迎,通過今天的培訓,大家不但學到了知識,還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為美機精益生產的持續深入推進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