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鞋業出口面臨轉型陣痛
近日,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召開臺州出口鞋質量監測情況新聞發布會。據通報,目前臺州鞋業處于外部市場需求疲軟,行業競爭激烈的轉型陣痛期。
臺州鞋類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溫嶺。以出口區域為溫嶺的口徑統計,今年1至4月份,鞋類產品出口17.87億元,同比下降10.13%。
溫嶺鞋類產品出口地區以歐美、中東、非洲、南美等地為主。去年,在鞋類產品出口量有所下降的形勢下,溫嶺出口蘇丹鞋的批次和金額卻都實現了井噴式增長。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溫嶺辦事處檢驗科負責人說:“這主要是由于歐美經濟形勢不景氣,技術門檻比較高,鞋類企業出口開始向不發達國家轉移。另外,在溫嶺本地生產、在蘇丹租賃倉庫銷售的特色經營模式也幫助企業開拓了市場。”
由于一些發達國家技術要求較高,部分出口鞋存在被退運的情況。去年溫嶺出口鞋就有6批次被退運,主要來自日本、德國等。根據質量監測綜合分析,出口鞋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企業使用的原輔料質量不達標、生產工藝不精細等。隨著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企業利潤一再受到壓縮,如果不從質量、品牌上提升產品檔次,提高附加值,產品容易因不合格而產生不良影響。
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鞋產品的監測,依托于它的鞋類檢測實驗室。這是省內領先的鞋類專業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這個實驗室是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網站的鞋類指定檢測實驗室。我們對臺州本地生產,同時進行網絡經營的企業進行過質量抽查,合格率為93.62%。部分存在剝離強度、耐磨性能不達標的問題。不過,現在企業對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視,主動委托我們實驗室進行檢測。”
現在,一些國際新興市場也效仿高端市場,設置技術壁壘。對于企業來說,出口壓力顯而易見。對此,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我市鞋產品出口企業,鞋企應加強質量管控,打牢品質基礎,確保產品質量受控。同時,規模企業可充分運用技改政策,引進流水線設備,適應市場需求,向中高端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