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高級機修工嚴重缺乏? 聊天群竟成培訓課堂
機修技工作為行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業服務水平與實力的基本體現。然而根據中國縫制設備網記者的初步調查發現,目前行業內中高級機修工處于比較缺乏的狀態,部分機修工只掌握基礎維修知識,很多甚至是“學徒”成“師傅”,但面對機器故障卻撓破了頭,很多問題都無法立即解決。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部分“老師傅”教授維修技能不到位,或者存在著保留一手的心態,導致“學徒”們掌握不了核心的維修技巧與知識,只能到聊天群里求教“大神”;二是部分機修工學習機修知識不認真,一知半解便匆匆出師,更甚者有些本就是“半路出家”,或是臨時頂上而已;三是如今縫制設備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并且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品牌產品結構、工藝有所區別,對于機修技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受限于培訓體系的落后,已經無法適應縫制設備的發展步伐,導致普遍性的能力缺乏。
因此,行業企業方面,需要加強公司售后服務體系的構建,更加主動地提供機修培訓的機會,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提升機修人員對該公司產品的了解與維修技能水平。像中捷冠名的“中捷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以及杰克、美機等企業舉辦的各類縫紉機維修培訓班,對于整體機修工群體的成長和行業服務體系的進步就有著正面的促進作用。
在社會層面,政府、行業和企業也應當共同參與,加強機修工等技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推動維修知識的充分交流,提升整個行業的售后服務水平,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打造行業“工匠”,完善服務架構。
本文為中國縫制設備網(www.sewworld.com)專稿,轉載請主動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