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校服裝設計,站在下一個起飛的風口
作為服裝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有無數的服裝企業和人才,近幾年,中國服裝猛遭打擊,先是奢侈品大牌的強勁打擊,后有輕奢與快時尚的前后夾攻,屢屢遭受挫折關店潮…提起過往國產的那些服裝大牌,為何消費者都沒有購買欲?中國為何缺少被普遍認可的服裝品牌?
過往中國的服裝產業是量大,而不是強大
在過去,中國服裝企業主要以代加工為主,原創產品的也近二十年剛開始。在服裝行業騰飛的時代,中國人沒什么錢,能有衣服穿就不錯了,對設計沒有太多的需求。從品牌來講,那個年代成立公司的老板或領導者對品牌幾乎無概念,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品牌理念沒有設計也依然可以借著人口紅利快速的賺到錢,企業也依然能夠迅速的壯大。歸根到底,過往,中國的服裝產業是量大,而不是強大。
中國品牌服飾尷尬現狀,輕奢與快時尚前后夾擊
但隨著國內多數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轉變成熟,眼界越來越高,他們對美和個性的需求越來越高,需要越來愈多的好設計。而服裝行業,電商平臺帶來渠道大變革,商場的門店的銷售不佳,招工難,國際品牌的沖擊,商場結算政策,服裝行業的高利潤時代過去了。
大量外國品牌的涌入,競爭越來越激烈,更多專業的、更細分市場的品牌的到來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個時候,國內行業巨腕們還是在思考怎樣打價格戰和怎樣沖銷量,這是極其落后的管理思想,是用國際一流品牌的價格賣國內三四線城市的設計。自然被打的七零八落。
加強設計力,就是站在下一個起飛的風口
對于時尚行業來講,品味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服裝是最需要符合目標消費者審美的。不重視產品質量與設計,企圖單純靠擴展和營銷來賺快錢注定是窮途末路。設計、面料、剪裁是否精良,模特和拍片,服裝門店陳列,網店設計等。直接導致了消費者會不會進店,購買,售后是否會對品牌有好感。所以說,加強從品牌到產品到門店的設計力,就是站在下一個起飛的風口。尤其是服裝設計本身,是服裝品牌的競爭力核心。有好的設計,在任何渠道銷售,都不會缺乏銷路。
中國品牌原創設計力,尚待深入培養
服裝是藝術和工業的結合,奢侈品偏藝術,快銷與快時尚偏工業,但也少不了藝術。中國的藝術燦爛幾千年積攢來被世界關注,但也只是關注。我們當今的服飾文化中,沒有在中國文化中演繹出將藝術融入生活的服裝設計,沒有創造出一種又被世界認可的廣泛的服飾設計風格,因此大多中國時尚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F狀是在外國文化沖擊下,國內的時尚咖不是買國際大牌,就是淘一些獨立設計師的定制。
院校學生設計力,決定中國服裝行業未來
服裝設計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平衡商業與創意。有的設計師,把設計當作純粹的裁剪縫紉工藝技術活;有的設計師,只顧及個人概念表達而忽略了穿著對象;還有的設計師,過于商業而讓設計變得很平庸。而真正優秀的設計師都是勤于思維,不拘一格,博覽群書,包括文史哲,高科技等,培養眼力,把設計作為一個服務于人的工作。而國內一二線的大學教育,服裝設計專業系的學生,而在不同的層面,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同的設計挑戰。是否能幫助他們在完成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解決挑戰,也決定了未來企業的設計戰斗力,決定了未來中國服裝行業是否能逆境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