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我國服裝零售額達5650億元,消費購買力或過度透支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5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885億元,增長6.5%。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2016年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8089億元,同比增長27.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633億元,增長25.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6.5%、16.2%和29.3%。
按消費類型分,記者注意到,2016年5月份,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達10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9%,1-5月份,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達5650億元,同比增長7.0%。
業內人士此間向記者表示,上述數據的持續增長,反映出今年國內服裝消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持續回升趨勢。盡管這其中有一定的節日打折促銷的因素,連續多年服裝類消費品零售增速明顯超越社會平均增速的情況也反映了行業內銷的持續旺盛增長。
但相關分析師坦言,這一數據尚難以反映真實的服裝零售市場全局狀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服裝行業分析師魯之棉也表示,當前,價格下降、顧客稀少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市場現象,多數商場均反映服裝市場消費下移態勢十分明顯,不少業者對服裝生意普遍抱以悲觀情緒,稱大量的促銷以及電商平臺動輒各種節日打折活動已經透支了顧客的購買力,雖然老百姓袋子里面的錢還是有的,但是經濟不景氣讓消費者對收入預期下降,花錢更趨謹慎。預計鑒于種種因素牽制著國內消費者的實際消費意愿,國內服裝零售消費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提振。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預計“十三五”期間國內服裝銷售增速將繼續放緩。
長江證券研究員雷玉此間指出,互聯網時代,消費各環節的信息傳遞逐步疏通,消費者成為影響服裝消費的重要因素,提升消費者滿意度逐漸替代降本增效成為未來服裝品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的首要工作。而隨著品牌服飾行業步入買方市場,傳統的通過提價和開店的粗放式增長的方式不再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