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用機——縫藝文化日漸盛行
如今,早已淡出人們生活的家用縫紉機在不經意之間又華麗變身,以新式多功能家用機的面貌重新回歸家庭,而使用者也從原來縫制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家庭主婦轉變成了推崇自由時尚生活的年輕女白領和新一代全職太太。她們把縫紉從一門手藝活升華成為一門拼布藝術,互相學習,展示切磋,穿針引線,讓業余生活過得精彩愜意。
陳雁,上海初七拼布工作室的老師。在拼布藝術還完全不被中國市場認知的時候,基于對手縫布藝的強烈熱愛,毅然辭去曾經的外企白領工作,輾轉到日韓等國家學習拼布藝術,并于2006年在上海開設了屬于自己的初七拼布工作室,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拼布事業當中。如今,她已是拼布指導員、日本手藝普及協會會員和中國流行色協會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憑著自己獨特的手縫和機縫技法、清新自然恬美的風格、獨事一幟的創意特色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國內培訓了大批的拼布學員,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試圖將拼布藝術在國內推廣和普及開來。
記者初次到訪陳雁那布滿拼布成品的初七拼布工作室時,只見四五個拼布愛好者正在陳雁的指導下學習手縫技術。他們全神貫注,一絲不茍,或穿針引線,或裁剪縫切,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對拼布藝術的熱愛。“學習拼布是需要極大的熱情的,因為手工制作非常消耗時間、精力和金錢,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是不可能堅持下去的。”初七拼布工作室的助理Maggie跟記者介紹說。
Maggie曾經也是一家外企負責人事工作的白領,2011年偶然一次機會接觸到布藝手工,瞬時熱血沸騰,覺得非常喜歡,并產生了學習制作的想法。在進一步搜索、了解、參觀、學習之后,她便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這項手工藝術,久而久之,她便成為初七拼布工作室的一名助理,既可以繼續自我學習和鞏固,又可以幫助后來的學員進行入門學習。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Maggie還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15年4月10日至12日的蘇州國際拼布展上,初七拼布工作室出展。從第二天開始,有一對夫婦一直在初七的展位上轉悠,他們特別喜歡這些制作精美的拼布藝術品,并表示要花錢購買。可是,初七拼布工作室出展只為縫藝文化交流和學習,并沒有銷售的打算,于是微笑著婉言拒絕了這對夫婦的請求。拼布展的最后一天,這對夫婦又多次來到了初七的展位上,并幾次欲言又止。直到快到撤展的時候,他們終于提出了要購買《HAPPY GARDEN》這幅作品的請求,并給出了他們的心理價位3萬元。可以看出,3萬元對于這對普通夫婦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因為對藝術品價值的認可和喜愛,他們非常誠懇地希望用他們還能接受的價格收藏到自己喜歡的作品。最后,初七拼布工作室被這種誠意所感動,終于讓他們如愿以償地買走了這幅工作室心血之作。
在上海,像初七這樣的拼布藝術工作室、像陳雁這樣的拼布藝術專業人員、像Maggie這樣的拼布藝術達人和蘇州展上那對夫婦那樣喜愛拼布藝術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并且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拼布藝術的未來空間非常廣闊。隨著拼布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拼布從業者和愛好者的人數積累到一定程度,家用機的春天一定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