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全國50家重點企業服裝零售額下降,扭轉困境尚需時日
受消費持續下行的因素影響,延續至今的消費需求低迷也影響假日消費,且臨近電商促銷時點,零售業態受到較大沖擊,二季報服裝內需市場的表現或不容樂觀。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統計,2016年5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4.1%,增速相比上月回落7.0個百分點,低于上年同期4.5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零售額同比下降4.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9.1個百分點。
此間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年起,傳統服裝零售行業開始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一方面,終端消費低迷、持續的反腐、電商分流使得零售業需求低迷、收入急劇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傳統零售本身的缺陷,零售上市公司面臨效率業績差的困境,如中間環節過多導效率低下、高企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百貨的二房東模式同質化競爭激烈導致服裝行業利潤率較低。
長江證券研究員雷玉認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紡織品服裝的必需消費品屬性逐步減弱、可選消費者的屬性愈發明顯,價格波動對于消費者需求的影響越明顯,因此價格波動對于消費時機的影響逐步增強(例如:打折促銷有利于促成提前消費行為)。
記者此間也了解到,隨著去庫存化的完成以及電商平臺寡頭壟斷導致引流成本高企,以服裝為代表的生活用品網上零售額增速下行傳統電商亟待變革。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4月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速為55.9%,較同期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速存在超過30個百分點的增速差(非實物商品零售額=虛擬商品零售額+服務商品零售額);同時,雖然服裝類商品網上銷售增速更高,但增速差快速收窄的趨勢不容忽視。
雷玉認為,降本增效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服裝行業亟需做好的一個重要工作,這是因為一方面是基于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損耗;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將非核心業務轉移到企業之外,通過更恰當的要素配置實現產業鏈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多位服裝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普遍認為,受消費持續下行的因素影響,延續至今的消費需求低迷也影響假日消費,且臨近電商促銷時點,零售業態受到較大沖擊,二季報服裝內需市場的表現或不容樂觀。
雷玉表示,服裝行業依舊需要在當下這樣一個高成本、微利潤的時期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這是因為一方面是基于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損耗;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將非核心業務轉移到企業之外,通過更恰當的要素配置實現產業鏈整體效益的最大化。而未來服裝行業也只有打通產業鏈上的各個流程、使供應商配合生產,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進行快速反應、實現價值的高效傳導,進而在消費不景氣的時期內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