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機體驗活動再次走進北京新街口社區
6月23日下午,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家用縫紉機分會來到北京新街口西里二社區,20余名居民進行了家用機體驗。這是繼5月25日在新街口西里一社區開展的體驗活動之后,家用機分會的工作人員再度來到這里。
“一社區的體驗活動效果特別好,居民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們和協會決定在二社區再舉辦一次體驗活動。”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發動大家找了許多廢舊衣物,準備制作環保購物袋。
本次參加體驗的居民不僅有60后、70后對縫紉機充滿了記憶的人群,還有不少80后、90后。“小時候都用過縫紉機,那時候憑票購買,是個大件呢!”如數家珍般提起“蝴蝶”、“蜜蜂”、“燕子”、“標準”這些當時的著名家用機品牌的,是上些歲數的居民。“我從來沒摸過這東西,能做成功也挺了不起的!”這是從未見過老式黑頭縫紉機,沒用過新式多功能家用縫紉機的年輕女孩。“我以前就會裁衣服,來感覺一下電動縫紉機好不好用。”這是資深“考察員”。 動之后,家用機分會的工作人員再度來到這里。
指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多功能家用機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講解了購物袋的制作步驟,將廢舊衣物設計裁剪成材料布片。居民們開始了各自的縫制,“真是太好使了”,“咱們要不要買一臺,做些義務縫補”。同以往的體驗一樣,很快就有居民表達了采購意愿。
無論從近年來家用機銷售和進出口情況看,亦或是從家用機體驗進社區、進校園活動來看,再到北京市職業女姓縫藝大賽和蘇創會縫紉展區上看,多年來在服裝、家紡、飾品等方面的成品式消費,已難以滿足人們在衣著家用和生活樂趣的需求。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家用縫紉機產品、功能和品牌,對家用機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日益提升。可以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和產銷企業精心培育和期待了20余年的家用縫紉機第二次消費大潮已然暗波涌動。“讓家用機重回家庭”,縫藝文化的推廣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始終堅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