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立體裁剪的特點與步驟
立體裁剪,這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專業術語,在時裝業內使用頻繁。可指自然褶件、懸垂、懸垂性(面料)、立體裁剪等。軟而沉重的布料懸垂性好,可以產生美麗的懸褶,用立體裁剪的方法可以設制作出富于人體表現力的時裝。近年來女裝面料強調drape,上海人稱之為"有蕩勢"。在各種富于懸垂性的面料中,強拈的粘膠織物近年來特別受青睞。 立體裁剪是服裝設計的一種造型手法。其方法是選用與面料特性相接近的試樣布,直接披掛在人體模型上進行裁剪與設計,故有“軟雕塑”之稱,具有藝術與技術的雙重特性。
(1)直觀性:立體裁剪是一種模擬人體穿著狀態的裁剪方法,可以直接感知成衣的穿著形態、特征及松量等,是公認的最簡便、最直接的觀察人體體型與服裝構成關系的裁剪方法,是平面裁剪所無法比擬。
(2)實用性: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結構簡單的服裝,也適用于款式多變的時裝;適用于西式服裝,也適用于中式服裝。同時由于立體裁剪不受平面計算公式的限制,而是按設計的需要在人體模型上直接進行裁剪創作,所以它更適用于個性化的品牌時裝設計。
(3)適應性:立體裁剪技術不僅適合專業設計和技術人員掌握,也非常適合初學者掌握。只要能夠掌握立體裁剪的操作技法和基本要領,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就能自由地發揮想像空間,進行設計與創作。
(4)靈活性: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邊設計、邊裁剪、邊改進,隨時觀察效果、隨時糾正問題。這樣就能解決平面裁剪中許多難以解決的造型問題。比如:在禮服的設計和時裝制作中,出現不對稱、多皺褶及不同面料組合的復雜造型,如果采用平面裁剪方法是難于實現的,而用立體裁剪就可以方便的塑造出來。
(5)正確性:平面裁剪是經驗性的裁剪方法。設計與創作往往受設計者的經驗及想像空間的局限,不易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立體裁剪與人體幾乎為零的接觸,可以令正確性與成功率都非常高。
由于它有著上述許多優點,所以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和重視。一些企業、公司及設計師把它作為一種新的設計元素,及品牌競爭的核心技術。
立體裁剪步驟
1. 備布(Preperation of muslin)
備布應根據所要立裁款式的大小,剪下相應大小的布塊,然后用拽拉整燙的方法,把布絲紗向找正,并在需要的位置上用鉛筆畫出立裁的輔助線,此時備用布完成。
2. 垂平(Droping)
把備布披掛在人臺上,采用收省、抽褶、打剪口,保持布的紗向在必要部位垂直水平,或理出想要的造型,用大頭針針住布料固定造型。
3.墨刻(Marking)
用鉛筆在以垂平好的布料上,刻畫出各種部位和縫線標志。
4. 琢形(Trueing)
把墨刻好的布從人臺上取下來,根據做的標記,把縫線和剪口精細準確的勾畫出來,雕琢成形,產生原形布板。
5.追影(taecing)
把原形布板,用帶針滾輪和制板復印紙轉移到另一塊布和紙板上,形影完全相同。
立裁圖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