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同比增37%
商務部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3080份,新簽合同額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7%,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但同期內,“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14.2億元人民幣(折合33.6億美元),同比下降7.7%。針對這一現象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解釋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涉及很多國家和地區,其對華投資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大部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企業的競爭力不是很高,未來才會逐步增加到中國投資,短期內不會馬上就有比較快的增長。
沈丹陽說,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外企業到中國投資。大體上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個因素是企業的競爭力情況。中國企業這幾年對外投資增長很快,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投資高速度增長,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外的企業到中國來投資,也面臨中國企業強有力的競爭。過去經常講外國企業到中國來投資怎么都好掙錢,但現在不是那么回事兒,因為面臨中國企業、民營企業各方面的競爭。
第二個因素是市場因素。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要尋找市場商機;國外到中國投資同樣也要尋找市場商機。市場因素很多,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比如今年以來就有一些短期因素,包括匯率、金融等因素。目前,中國企業到歐美投資和到“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都增長很快。你剛才提到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增長37%,實際上到其他國家投資的增幅,特別是到歐美投資的增幅比這個高得多,這里面就有市場因素。市場因素會有變化,短期如此,并不意味著長期也一直如此。最近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增長較快,長期因素是主要的,但是也有一些短期的因素。
第三個因素是政策因素。現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受到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普遍歡迎,雖然在一些國家地區也面臨一些非經濟因素的干擾,但總體上,中國企業在全世界各地投資都是受歡迎的。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地區都在積極鼓勵外資進入,有些還鼓勵所謂“工業回歸”等等。所以中國企業去這些國家地區投資增長有政策因素的利好所帶動。前些年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總體上比較穩妥,也有一些調整,包括所謂“超國民待遇”的調整,因此中國利用外資一直穩步增長,雖然增長速度相對慢,但是我們更重外資結構和質量的提升。
沈丹陽表示:“在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我們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的投資大幅增長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