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成衣出口前景亮麗
印尼紡織及成衣工業起步于1980年代,產品質量良好,惟印尼能源價格較鄰國為高,印尼紡品及成衣難以在國際市場競爭,主要原因乃生產成本過高而非產品品質不佳,印尼全國紡織品公會(API)理事長 Ade Sudrajat表示,印尼能源價格過高,造成產品難與其他各國競爭,并舉例越南及韓國電費為每千瓦為6美仙,而印尼電費高達每千瓦12美仙,僅電費成本與越南及韓國相比已高達1倍。
2016年上半年印尼成衣出口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惟紡織品如紗、紡線及布料等,部份尚需仰賴進口,電費成本佔成衣產品成本3%,生產紡織品所需之電費成本佔整個產品之23%,由此可見,印尼紡織品及成衣工業無法串連之主要原因,印尼所進口之紡織品90%于製成成衣后,復運出口。
依據印尼紡織品公會資料顯示,2014年印尼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27億美元,2015年則下降為123億美元,今(2016)年上半年印尼紡織品出口金額約為60美元,以此類推,本年出口金額預估與去(2015)年相同,尚可達1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