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上海蝴蝶縫紉機轉型記
點擊一下機身電子屏上的圖案,或用手機下載“縫繡家園”的App進行遙控,只需兩三分鐘,針腳下就出現了半朵花的輪廓。
過去踩著黑頭縫紉機,花上半天時間才能做出的花紋,眼前這臺無線遙控的縫繡一體機幾分鐘就能完成。
“從傳統的黑頭縫紉機,到現代多功能家用機,這一蛻變,既是市場的倒逼,更是主動的選擇。”上海上工蝴蝶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海祥說。
當前,我國的消費正經歷從量的滿足向質的提升,從排浪式向個性化轉變。當一些傳統老字號淡出市場,蝴蝶縫紉機卻通過豐富品類、提升品質、打造品牌,獲得新生。
10多年來,從黑頭縫紉機到無線操控縫紉機,蝴蝶推出了機械型、電子型和電腦型三大類60多個品種的家用多功能縫紉機。在2014年全國家用縫紉機生產下降8%的情況下,蝴蝶牌家用縫紉機全年銷量53萬臺,增長35.5%。
2005年,上工申貝收購了德國杜克普愛華股份公司,隨后又相繼收購了德國百福、KSL等公司,將德國的先進技術與“工匠精神”融入傳統縫紉機的血液,使得蝴蝶這個老字號愈發“枝繁葉茂”。
在上工申貝集團總部的展廳里,記者看到一臺三維立體縫紉機器人平臺正在演示“立體縫紉”。
今天,上工申貝旗下的縫紉機器已被用來加工生產LV、Coach等箱包。三維立體縫紉機還應用于碳素纖維復合材料的縫紉,成為波音、空客和國內商飛等飛機制造公司縫紉工藝設備配套主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