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拉車縫料底面出現線結,應怎樣調整?
羅拉車用粗線縫制的時候,縫料底面會出現一個或多個很硬的線結,應怎樣調整?
單、雙針羅拉車主要采用滾輪及針牙齒同步送料,爬坡力強,針距變化小,針位穩固。縫制海棉、薄皮等縫料時,縫料表面平滑均勻,不起皺,不變形。
針對羅拉車用粗線縫制時,縫料底面會出現一個或多個很硬的線結,筆者建議更換機針、針板等,具體可從以下幾方法進行調整。
由于羅拉車面線使用的是0#粗線,縫紉時縫料底面會出現一個或多個很硬的線結,類似浮線,但面線已繃得很緊,將面線再收緊同樣會有此現象,而且縫制出來的成品表面不平整,達不到工藝要求。
(1)針與針板的選擇。
機針選用圓頭DP×5 23#較好,如果機針太粗會使縫料上的針孔過大影響品質,如果機針太細又容易造成斷線,多數情況是先斷一股,然后再斷另外兩股。針板要選用容針孔稍大一些的,過線槽部分也要寬一些,大約6.5毫米為宜,如果過線槽太窄,可以用合金銼刀將過線槽前端磨寬一些,這樣有利于縫線順利通過。
(2)針桿與旋梭的配合。
在針桿回升時能夠形成線環,并且梭尖能夠順利地勾到縫線的情況下,針桿的高度應盡量調高一些,針桿越往上調,線跡越容易調整。旋梭的位置應調整到針桿回升至旋梭尖在直針中心位置時,梭尖在針孔上面0.5毫米處,機針平面盡量貼近梭尖平面,以不碰到梭尖為好。
(3)收線天秤的調整。
收線天秤的時間要調快一些,在梭尖勾到縫線后,帶著縫線剛好走到過線槽時,收線天秤開始往上收緊縫線,在縫線通過線槽時牛角把旋梭架與過線槽之間撥開稍大于0#珠光線的距離,讓縫線順利通過。挑線簧的力度要稍微調輕些,在面料不起皺和不彎曲的情況下,底線和面線都應該調緊一些,這樣對線跡的穩定性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