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這么一搞 跨境商品也能在店里買走了?
8月15日消息,記者獲悉,廈門海關近日首次以“前店后倉”的方式成功通關了一單跨境電商商品。
據悉,此次通關的商品為15箱180瓶個人洗護類用品,商品在位于海滄自貿園區的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內,由廈門愛邦商貿有限公司向海關申報出庫,這是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投用之后首票“前店后倉”出庫貨物。
通過這種方式,消費者在位于保稅區的店內體驗商品后直接下單,商品經過出庫、打包、清關等環節后,消費者可以直接將購買的商品帶走,省去跨境O2O體驗店需要下單后等待商品送貨上門的時間,提高了用戶的消費體驗。此外,用戶仍然可以選擇以往“線上下單、物流配送”的模式,商品交付時間也有所減少。
據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現在從通關到配送的整個流程可縮短一半左右。“前店后倉”的監管模式通過關檢“審、驗、放”一體化監管,實現了商品“存、展、銷”一站式經營,將企業的通關通檢成本和通關通檢時間壓縮到最低,促進了跨境電商進口渠道的便捷、安全、高效。
據記者了解,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是廈門海關與廈門自貿委、廈門檢驗檢疫局、海滄區政府等相關部門共同創立,是服務廈門自貿片區建設,創新B2B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