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紡織 江南小鎮盛澤的千億產業經
“借助互聯網+,依托資本市場,鼓勵引導有實力企業進軍資本市場,加快綢都網、宜布網、楚星紡織、巨聯科技等項目在新三板掛牌,綢都網、楚星紡織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掛牌上市。”22日,在吳江區盛澤鎮的新一輪五年計劃中,吳江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范建龍說道,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年增長率7.5%;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年增長率10%。
今年上半年盛澤鎮的半年度總結中,一組數據甚是亮眼:1-6月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5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2.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7%和8.99%。
8月中下旬的江南,“秋老虎”余威大顯,走在盛澤鎮的街道上,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足以讓人大汗淋漓。與火熱的天氣一樣,此時,盛澤鎮的各個紡織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加緊生產,應對客戶的訂單,同時備戰10月中旬舉行的第三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
據悉,盛澤鎮已聚集了2500多家紡織企業和6000多家商貿公司,盛澤紡織集群擁有織機25萬臺,年產量超250億米,市場交易額超千億元。
而在去年同期,這個以紡織、絲綢出名的江南古鎮,正陷入經濟下行、生產成本上升、產能過剩等困難,甚至有部分企業難以為繼、陷入生存窘境。
京奕集團董事長陳克勤對此深有體會,市場下行只有引進先進設備、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數億元引進的現代化渦流紡車間里,取代了傳統紡紗廠流水線上工人--智能機器人紡紗速度可達每分鐘450米,是傳統紡紗機的20多倍,每萬錠用工為9人,是國內同類企業的30%。
范建龍說,只有轉變思路,創新發展,盛澤的紡織、絲綢才能擺脫困境。“借助互聯網+,打通網絡銷售渠道,線上線下聯動。宜布網正是這樣的一個平臺--已吸引會員企業1000多家,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今年宜布網的銷售額有望突破5億元。”
“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是盛澤要著力打造的三張名片。范建龍說,未來幾年,盛澤鎮要積極推進以絲綢文化為特色的服務業項目,精心打造“吳江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注重挖掘弘揚古老絲綢文化和當代紡織人文,以產業文化的軟實力助力經濟發展的硬實力。
對此,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吳文化研究專家戈春源表示,吳越自古就是絲綢的重要發源地,盛澤一直以來在紡織、絲綢方面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無愧“綢都”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