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縫紉機
四十多年前,家里給姐姐買了一臺牡丹牌縫紉機,那時姐姐16歲。
擁有了這個專有“奢侈品”,姐姐高興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時會使用縫紉機絕對是心靈手巧的象征。
嗒嗒嗒,縫紉機歡快地笑著跑著,一塊花布轉(zhuǎn)眼變成漂亮衣服。只是那個年代雖然供銷社里有便宜的布料,平時也沒有幾家舍得買,縫紉機頂多就是縫縫補補罷了。
平時,姐姐給我們的驚喜是翻做新衣。那時的衣服都是純棉布,穿過一段時間衣服會褪色變舊,如果看起來布還夠結(jié)實,姐姐就會把衣服(主要是褲子)拆開,然后里子面子互換重新做上,好像又穿了新衣服一樣。也許順便就染個色,穿膩的顏色,到供銷社里買些染料,藍的、青的、紅的……任意挑選,回到家把衣服、染料一塊放鍋里煮一段時間,就擁有了全新的衣褲,當然也可以用廉價的白布染后做新衣。
每年春節(jié)前都是姐姐最忙碌的時候,全家人過年的衣服,還有親戚鄰居的,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衣料都堆到縫紉機前。嗒嗒嗒,縫紉機徹夜響著,衣服陸續(xù)拿走,換來滿屋子夸贊。在我眼里,年三十兒早上穿著期盼已久的新衣服、新鞋子才是新年的開始。
姐姐出嫁時正流行三大件:縫紉機、自行車、手表,都是生活必需品??p紉機在不同人手里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只拿它充門面,在姐姐手里作用可大了。她說,媽給我陪送一臺縫紉機,每年做出的衣服大約值縫紉機十倍的價錢也不止,我們毫不猶豫點頭稱是。
我結(jié)婚的時候,很多嫁衣都是姐姐做的。那時女子出嫁講究數(shù)衣服的件數(shù),春夏秋冬的衣服要齊備。姐姐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精心為我做了幾十件,想來那些均勻的針腳里一定有許多的不舍和祝福。還記得有一件織錦段的棉襖,龍鳳呈祥的圖案,金色絲線閃閃發(fā)光,很漂亮、很合身,一直舍不得穿。當我舍得穿的時候,才猛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人穿自家做的小棉襖了。放了幾年,忘記什么時候捐了出去,等我再翻箱倒柜找尋那件精致的棉襖時再也沒有了,失去的還有那些過往歲月,只留下淡淡的回憶和沉甸甸的姐妹情。
妹妹結(jié)婚的時候,姐姐的手藝已經(jīng)相當好了,我又跟著蹭做了一件立絨面料的旗袍。黑底紅花,高雅大方,很適合婚禮場合。穿過兩次,因為旗袍漂亮,被結(jié)婚跟拍的攝影師照了好多鏡頭烘托婚禮氣氛。
因為姐姐做衣服細致,為人謙和淳厚,那些年一直在縫紉廠做服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衣極大豐富,加上姐姐眼睛變花漸漸遠離了縫紉機,只是偶爾給孫女做件裙子或外套,令小姑娘非常歡喜。
近兩年轉(zhuǎn)轉(zhuǎn)商場,哎呀,這衣服也太貴了。看上眼的服裝動輒上千,至于幾百元的服裝,不是做工太差,就是化纖制成。姐姐一沖動買了一摞布料,我看得頭疼。姐姐讓兒媳挑選布料,媳婦笑著搖頭。我倒是喜歡“姐姐制造”,但怕她勞累,只挑選兩塊由她裁剪制作。
選好合適的線,坐在她家寬敞的樓房里,外甥媳婦屋里屋外忙碌著做飯,小孫女在床下安靜擺弄她的玩具,看姐姐給兒媳設計的時尚兩件套在縫紉機的嗒嗒聲中慢慢成型。陽光透過玻璃窗斜射進來照到那臺老式的縫紉機上,和姐姐敘著家常,任時光慢慢流逝,唯愿現(xiàn)世安穩(wěn),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