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創新大獎——創新英才獎簡介(一)
“十二五”期間,創新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在新常態下,一大批企業家、集體和個人,不斷通過技術的進步、產品的顛覆、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和引領行業的變革。
日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二五”創新大獎評選表彰活動入圍名單正式出爐,進入網絡投票階段。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入圍者的創新成果和事跡,小編在此分別對3個獎項的全體入圍者進行簡單介紹,敬請關注。
1、王潭
上海富山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
王潭,男,1985年出生,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項目管理專業,本科學歷。自2007年大學畢業后即就職于富山,從零件檢驗、縫紉機裝配、零件加工做起,直負責具體產品的研發的項目經理,在此期間,他積累了重要的研發經驗與知識,個人綜合素質迅速提升。
其參與研發的HW800T多針機與主導研發的HK2900SS套結機、HK2903SS釘扣機年產量在2000臺以上,每年都為公司取得近千萬元的利潤,贏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2013年-2015年期間,負責研發的全自動無人對邊機與全自動無人門襟鎖眼機,在2015年CISMA展會優秀新產品評選中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在整個研發過程中,他帶領研發團隊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獲得了十幾項發明、使用新型專利,為富山的創新研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劉峙飛
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裁/研發總監
劉峙飛,男,1976年出生,畢業于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是行業中少有的高科技人才。
入職鮑麥克斯以來,他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建立了由4名博士、17名碩士領銜的全新的研發團隊,較好的提升和優化了公司研發能力和體系。
他主持開發的工業縫紉機伺服驅動系統解決了低成本硬件平臺下實現高精度伺服控制的難題,較離合器電機節能40%以上。主持開發的WLSA系列可實現無偏差精確定位、復雜輪廓加工、角度和速度準確同步等各種復雜伺服控制運動,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全新開發的家用縫繡一體機數控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3至今,他主持開發的工業縫紉機數控系統系列產品累計已銷售120萬臺,銷售產值5億元,其中2015年銷售40萬臺,產值1.8億元。其產品和研究課題多次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上海輕工業優秀創新產品獎、上海市標準化優秀成果獎以及國家火炬計劃產業示范項目,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等獎勵和資助。
3、卓勁松
廣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卓勁松,男,1970年出生,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公司領導人,卓勁松負責確立公司總體目標和整體經營計劃,并將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總體目標科學、合理地分解至公司各管理階層;建立高效、嚴謹的經營管理體系,并組織實施和改進,為經營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必要的資源配置。
卓勁松治下的大族粵銘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及高素質技術人才。同時,卓勁松積極領導研發部門進行產品、技術創新,企業通過創新技術得以快速發展及技術的不斷快速提升,通過產品的技術創新與自身經營活動的緊密結合,實現了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化發展的經營戰略。
4、高接枝
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高接枝,男,1979年出生于江西,畢業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歷。2007年至今,在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擔任生產廠長、總工程師。作為公司骨干人員,其積極的工作態度,獨特的設計理念,極大的帶動了公司員工創新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科技水平提升。
他主持開發的大幅多頭高速電腦刺繡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在繡框在高速往復運動,急起急停時同步帶傳動的彈性變形及帶來的繡框走位問題,克服齒輪傳動的摩擦噪聲,加強傳動系統的剛性;主持設計開發全自動模板縫制系統,實現了模板設計、激光切割、模板縫制的多功能一體化作業;零等待縫紉機克服了縫制前等待時間過長這一弊端,實現了單人操作,機器不停,生產效率提高一倍。
其主持研發的產品和項目多次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中國服裝協會優秀科技成果獎、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等表彰。2015年,高接枝榮獲“全國紡織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
5、茹水強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事業部技術總監
茹水強,男,1977年出生,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本科學歷。作為公司科研一線的骨干之一,茹水強牽頭實施并成功研制“基于全伺服高速機時變負載特點專用繡框伺服驅動器”、“刺繡機專用高性能主軸伺服驅動器”、“特種刺繡機用驅動器”等產品,使國產電腦刺繡機的科技附加值和競爭力有效提高,打破了進口伺服的壟斷局面。
2012年,茹水強領銜的團隊研制的高效多頭毛巾鏈式電腦刺繡機數控系統被評為國家度國家戰略性創新產品,是行業迄今唯一一項獲此殊榮產品。
茹水強長期從事產品開發和管理工作,熟悉刺繡機產品和行業發展趨勢,在公司研發項目計劃及項目管理方面頗有造詣,由其梳理的公司新產品項目溝通及考核流程制度,從制度上保證了研發團隊的開發效率及激勵政策。
6、呂新
臺州飛躍雙星成衣機械有限公司 系統工程師
呂新,男,1978年出生,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精密工程專業,本科學歷。2008年作為技術人才被派到臺州飛躍雙星成衣機械有限公司任代表。加入公司以來,一直從事計算機控制吊掛系統、物聯網科技及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研究。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對專業的鉆研,他不斷提升科學技術力量推進企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他深入市場,收集市場信息,了解市場需求,把市場調研結果為基礎作系統研發的依據,獲取吊掛行業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共二十余項;2012年-2013年,主草編寫了《計算機控制服裝生產吊掛輸送系統》行業標準;2013年,主要參與研發的衣拿EC7R系統開創性的解決了服裝生產企業跨樓層、跨廠房的區域限制,實現了服裝生產企業整廠無障礙傳輸,開拓了整廠規劃解決方案的市場,榮獲CISMA優秀新產品二等獎;2015年,為順應當前服裝定制化的趨勢,主要參與研發衣拿EC8R系統,榮獲CISMA優秀新產品三等獎。
此外,呂新積極參與公司新的業務市場開拓,成功將衣拿智能吊掛系統應用到了帳篷、漁包等戶外用品的領域,幫助公司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7、季志剛
江蘇時代服裝機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季志剛,男,1970年出生,畢業于廣播電視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大專學歷。季志剛創建的江蘇時代服裝機械實業有限公司定位為專業代理經營各類紡織服裝機械及零配件,并向客戶免費提供專業的技術。一直以來本著堅持自我服務客戶的心態,帶領團隊為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嚴謹的自我要求,創新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專注耐心,投身行業20年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專心、專注、專業,持續為社會、客戶、供方、股東、員工創造價值。“十二五”期間,季志剛通過對服裝茶葉需求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積極開展將大數據管理及新型IT技術融入縫制機械產品的嘗試,成功自主研發出了一系列基于新型信息技術且滿足個性需求創新自動化產品、服務以及行業解決方案,有效的滿足服裝用戶對于優化成本、創新、綠色智能制造的要求,為行業產品、服務轉型升級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示范。
(未完待續)
投票方法
1、“三步投”:進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公眾號(csmaorg)——點擊微投票——關聯其他投票
2、“二步投”:進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公眾號(csmaorg)——鍵入任一關鍵詞(引領獎、團隊獎、英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