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深入轉型,莆田鞋業正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鞋城”——莆田憑借獨特的地域和資源優勢,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展鞋業,至今已形成年總產值超500億、出口達30億美元的大產業。隨著勞動力成本升高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企業陷入了“融資難、用工難、成本高”的困境。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特別是制鞋“打假風暴”來襲,質量問題再次走入公眾視野,引起業內人士對“鞋業還能活多久”的思考,產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決擇:向左轉,還是向右轉?向左轉,代加工以量取勝,產業逐漸萎縮;向右轉,樹立品牌走高大上,行業必須經歷陣痛。
國家鞋類檢測中心莆田實驗室研究員林偉告訴記者,莆田不缺好鞋,也不缺制造好鞋的企業,更不缺先進的生產工藝,唯獨缺乏頂級高端品牌。目前,莆田市正小步快走,多方努力樹立“莆田好鞋”品牌,來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第一步,建立國家級的出口鞋類安全質量示范區。”林偉介紹,為2000多家鞋類企業構建產品質量安全產業鏈,提高質量安全水平,保證不出現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并以技術支撐幫助企業擴大出口,同時營造良好社會質量氛圍,以此建立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域品牌。
“第二步,研究制定‘莆田好鞋’聯盟標準。”林偉說,面對“中國質造”席卷網購平臺,莆田市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對電商鞋企開展聯盟標準的研究工作,并委托莆田檢驗檢疫局利用國家鞋類檢測中心資源,牽頭組織對第一批阿里巴巴平臺篩選出來的莆田鞋類品牌,開展品質調查,進行質量分析比對,制定了《關于對莆田鞋類電商企業開展莆田鞋特殊標準研究的工作方案》,成為了一個高于國家標準、瞄準國際標準的區域標準。比如,該標準中,莆田鞋類產品耐折性能驗證定為5萬次,遠高于當前國標標準性能要求的4萬次。
“第三步,塑造‘莆田好鞋’品牌。”林偉坦言,盡管莆田自主品牌與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出自同一生產線,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為塑造“莆田好鞋”質量形象,國家鞋類檢測中心接受莆田市電商協會和阿里巴巴公司的委托,隨機對電商企業抽取的24雙鞋樣進行檢測,形成質量分析報告。之后,在“中國質造”首站——莆田轉型升級儀式啟動時,發布檢測結果,初步形成“莆田好鞋”品牌印象。同時,與全球知名的TUV南德意志集團合作,用權威的第三方檢測,來提高產品質量認同度、提升莆田鞋業在國際上的質量口碑,樹立“莆田好鞋”國外形象。
林偉還告訴記者,莆田鞋業的整個轉型升級過程是層層引導、步步深入,從建立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開始,到制定“莆田好鞋”標準,再到樹立“莆田好鞋”品牌,既是政府對行業發展定下的基調,也為電商鞋企發展指明了方向;既是政府對產品質量定下的框架,也是為發展電商、走品牌發展道路的質量承諾。
其中,莆田檢驗檢疫局始終沒有忘記抬頭看路,大力開展科研制標,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強化質量管理培訓,及時提供質量信息,幫扶鞋企勤練“內功”,并為電商開展新產品檢測服務,保障質量安全。
據悉,2015年4月21日“中國質造”首站——莆田轉型升級儀式發布后4天,“莆田好鞋”就賣出近8萬雙,逾1000萬人在關注“莆田好鞋”,可以看出莆田鞋業正在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