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服裝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流行之快源于生活方式轉變!
5月初,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發 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明: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1%,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30%。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
顯然,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體育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而體育產業的發展也將帶動與之相關的紡織服裝、商業零售等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行業對于質量與創新,以及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也不得不重視。
產業爆發
體育產業興起的風潮始于2014年10月。彼時,《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中國體育產業由此進入“快行線”。隨后的兩年中,中國體育產業的改革之舉動作不斷,中國足球超級聯賽迎來“80億元時代”,樂視體育B輪融資達80億元人民幣……《意見》明確提出,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將達5萬億元人民幣。
此次《規劃》出臺,是對體育產業發展進程的進一步細化。政策明顯刺激了市場并購與投資的熱潮,明星企業也抓住體育產業風口,任性買買買。萬達集團6.5億美元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阿里入股廣州恒大、蘇寧收購江蘇舜天、樂視冠名北京國安,投資足球俱樂部的大手筆不僅發生在國內,國內企業投資入股海外足球俱樂部出手更為闊綽。與此同時,互聯網公司則在賽事IP資源市場爭奪上掀起颶風。
撇開政策刺激,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體育票務數據或許是個風向標。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電影票房達440億人民幣,而中國體育門票收入僅有10億人民幣左右。按照國際慣例,體育產業發達的歐美國家,體育賽事門票收入是電影票房收入的1.5—2倍,即便是在亞太地區,這一數字也達到0.5倍。因此有分析指出,中國體育票務如能達到歐美發達市場水平,體育票務收入有望突破年均880億人民幣的水平,即使按照亞太地區0.5倍的規模計算,也可以達到220億人民幣,上升空間由此可見一斑。體育票務市場或許是體育產業發展前景的一個縮影。
光大證券紡織服裝分析師李婕表示,預計未來國內體育產業有望受益于政策紅利逐步釋放、消費轉型升級加速、外部因素(成功申報亞運會、冬奧會)等步入發展快車道,迎來體育產業的黃金十年。遠景可期運動品牌去年的銷售業績,也印證了體育產業的崛起。國內幾大運動品牌安踏、李寧、特步、361°、匹克的2015年財報具有行業代表性。
總結看來,本土五大品牌2015年營收總額達318億元,其中安踏營收達111.25億元,實現了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營收突破100億大關的目標。近日《中國服飾》雜志匯總了2016年4月份天貓和淘寶網戶外類目下戶外運動用品、運動服/休閑服裝、運動包/戶外包/配件、瑜伽/健身、運動鞋/休閑鞋、騎行裝備等五大品類604種商品的銷售數據,顯示運動品牌業績普遍上漲。
來自國聯證券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體育休閑板塊主營收入持續下滑后,在2015年實現正增長,近幾年AH股體育休閑類上市公司普遍面臨著業績下降、競爭加劇等狀況,有些上市公司快速調整戰略并率先走出了調整周期,國聯證券研究員朱樂婷認為,在全民體育以及快時尚的引領下,體育用休閑板塊有望快速走出行業調整期步入高速增長通道,尤其是戶外市場。而企業方面表示,近期體育運動服飾產業最明顯的表現是折扣力度減小,銷售業績呈現增長態勢。
特步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丁水波在近期的記者會上表示,2016年功能性體育用品銷售繼續增加,帶動銷量及綜合平均售價上升,集團2016年第四季訂單金額按年錄得高單位數增長。361°公布的首季營運報表也顯示,361°主品牌錄得同店銷售增長7.2%,平均零售折扣由上季的30%減至28%。
此外,集團2016年冬季訂貨會核心品牌訂貨達到高個位數增長,訂貨價值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增長。
體育服裝流行的變化源于生活方式的轉變。運動成為生活方式中的一種,從而影響時尚,而且這種趨勢不會馬上消失。去年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將運動服裝定位為巨大的投資機遇,其中,運動服裝市場第一是美國,第二是中國。特別當運動服裝在中國的地位逐漸上升,中國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對運動越來越重視。而且,服裝消費結構呈現出彼長此消的態勢。按照德意志銀行出具的研究報告表的說法,運動服裝正在一點點侵蝕常規服裝的銷售量。
“我們認為,這個行業的繁榮多少得益于運動服裝的助推,從2008年到2015年平均增長率為4.1%,”報告中寫道,“而同時期,非運動服裝增長率只有0.2%,8年中有7年都低于行業整體水平。我們認為運動服裝的發展是一大趨勢,市場份額將逐步擴大,運動和非運動服裝增長率的差距在未來幾年會持續擴大。”
憂還在
體育服飾產業一方面呈現較快的發展速度和可期的發展前景,然而,另一方面,行業也不得不面對市場關切的質量與創新問題。最近有關運動服裝的質檢新聞中,吉林省對于當地的質檢顯示,對運動(戶外)服裝、床上用品、鞋類等商品進行了抽檢。本次抽檢依據相關國家標準。其中:運動(戶外)服裝63組,不合格4組,不合格率為6.34%;鞋類29組,不合格19組,不合格率為65.52%;運動(戶外)服裝等紡織品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使用說明不合格,纖維成分及含量不合格,色牢度不合格。
鞋類產品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標識不合格和幫底剝離強度不合格。而國家去年的季度性檢測也表明,一些企業產品也存在上述問題。除了質量問題外,研發創新能力也有待加強。在研發費用方面,此前設計模仿國外品牌,同質化嚴重,以往的粗獷經營也讓本土品牌不重視研發能力,雖然李寧和安踏先后于2007年和2015年將美國總部設在耐克、阿迪達斯、Under Armour扎堆的波特蘭,以期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招聘優秀的球鞋設計師,但本土品牌相較于國際巨頭在體育與科技結合、
與新材料的嘗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仍相去甚遠。李寧智能籃球、智能足球的推出,服務于訓練者自我訓練和數據收集,是國產體育品牌科技嘗試的新突破。
在運動品牌慢慢走向科技公司,更加注重個性化的時代,本土品牌雖有嘗試,但受限于自身的資源與實力,加大投入或許是一條必經之路。
同時,在品牌建設與營銷方面,也需要注意風險。就在4月末,備受關注的喬丹商標案開庭審理。法院沒有當庭宣判。從喬丹起訴喬丹體育商標侵權開始,這場官司已經耗時了將近三年半的時間。不僅影響了企業的上市計劃,也對其正常發展規劃產生影響,不得不令人警醒。而最近在廷飛龍體育旗下N品牌2016秋冬新品訂貨會上,Uncle Martian品牌也被網友表示認為,怎么看都和Under Armour(安德瑪)十分相似。對于這次“撞衫事件”,UnderArmour公司發展聲明:Under Armour公司對于UncleMartian品牌的商標行為和有關知識產權等行為嚴重關切,這是一種侵權行為,Under Armour公司將對任何有關侵權行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可見,在中國體育產業由大變強的路上,不僅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穩健,走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