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購商業地理
與其他零售業態相比,網購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大、潛力無限,但是,在不同的區域性市場,網購的空間和潛力則各不相同。
雖然網購目前在零售行業中占比并不高,對超市等傳統零售業態并沒有形成實質性沖擊,但網購以其更低的渠道成本,正在不斷侵蝕著傳統零售業態的市場份額。無論在市場空間還是發展潛力方面,網購成為未來零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已成定局。以網購訂單為例,2011年1-11月,全國大部分省份同比增長超過100%。
未來市場空間大。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約有網絡用戶4.85億人,其中使用網絡進行購物的用戶占比約35.6%,即1.7億人,盡管人數已經很多,但網購滲透率仍不到美日韓等國家的一半。網購消費者則只約占城市消費者總數的27%,大部分超市消費者仍未接觸網購。
從目前看,我國網民網購頻次較低。正望咨詢數據顯示,網購次數在10 次/年以下的網民占一半以上,而發達國家的絕大部分消費者網購間隔不超過一個月。
未來發展潛力大。雖然中國目前網購滲透率不大,但潛力非常大。對比各個國家傳統零售商在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和互聯網覆蓋率可以看出,中國的互聯網覆蓋發展要快于零售整合速度。也就是說從未來的發展前景來看,網購更具優勢。目前的發展速度也是相當驚人的,以團購為例,2011年上半年,中國團購用戶數從2010年底的1875萬增長至2011年中的4220萬,半年增長率達到125.0%,成為用戶增長比例最高的網絡應用之一。網民中使用團購的比例也從4.1%上升到8.7%。
團購的發展便是主要得益于網絡零售的發展,網民對網上購物、支付和銷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團購模式進入中國正趕上了電子商務類應用迅猛增長的時期,使得團購服務方式得以在中國網民網上消費模式中穩固生長。
目前網購市場的產品類型相對比較集中,與線下實體店面消費相比,有60.7%的B2C網購用戶更愿意在網上購買服裝鞋帽產品。35.9%的用戶更愿意在網上買圖書音像制品,23.9%的用戶愿意在網上購買電腦通信數碼產品。除此之外,傾向于在網上購買家具百貨、家用電器和母嬰用品的分別有10.9%、10.6%和8%。還有3.5%的用戶愿意在網上購買鉆石珠寶。從數據可以看出,目前網購產品還比較單一,未來隨著信用及物流的升級,更多的產品將進入網購主流。
目前網購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遠距離物流費用較高,時間較長是阻礙網購滲透的一個重要原因。超市消費者平均客單價為77.8 元(數據來源:CCFA),如果進行網購,按照平均物流成本10元計算,則消費者增加13%的額外費用,且平均配送時間在2天以上。
目前主要的網絡消費訂單集中在網商聚集、物流行業發達、配送費用低的江浙滬、珠三角的大城市中。從全國來看,網絡購物滲透率較高的地區集中在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經濟發達城市。
2012年1月4日淘寶網及淘寶商城聯合發布年度數據顯示,淘寶網和淘寶商城每天包裹量合計已經超過800萬,占到整個快遞業總包裹的近6成。也就是說未來將一改目前物流決定網購市場的格局,轉為網購決定物流布局的狀態。
對比目前各省市網絡普及率和人均網購訂單數(網購購物訂單總量/網民數),我們發現目前華東、華北等地區的人均網購訂單數較高,可以判斷這些地區的網購市場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而西部地區則發展較為滯后。我們通過對比兩個數據簡單判斷未來網購市場發展潛力區域,廣東、遼寧、山東、福建、陜西和河北等省的網民普及率較高,但人均網購訂單數卻相對較低,再加上這些地區的人均收入較高,可以說屬于未來網購市場的潛力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