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配額明年僅技術調整 歐盟醞釀再次反傾銷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下稱“紡織商會”)近日透露,明年紡織品出口配額原則上不會變,但在技術層面會有所調整。
近段業界盛傳明年紡織品配額按業績與招標的70:30比例會調整。紡織商會副會長姜哲回應,比例原則上不會改變,更不會出現100%招標的情況,這有利于保持穩定和延續性,但在紡織品出口管理的技術層面肯定會有所調整。
據透露,由于中國海關與美國海關編碼不一,令紡企在報關及使用配額時比較麻煩,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將于近日聯手發文解決此問題。
在第99屆廣交會召開的紡織品服裝重點出口企業座談會上,來自全國25家主營出口企業的代表大多表示,目前商務部制定的設限紡織品出口管理辦法已充分兼顧到各方利益,希望政府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公平和效率相結合,為企業創造一個可預見性的出口貿易環境。
據了解,到4月中旬為止,中國今年出口歐美設限紡織品中大多類別清關率只有百分之十幾,甚至更少。姜哲承認,今年中國紡企出口歐美市場速度減緩與配額使用率不高不無關系。據初步估計,今年配額浪費率為20%。
寧波敦煌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曉南表示,目前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真正做出口業務的企業手上配額不夠,而一些企業出現配額閑置的情況,此外還有一些中介在炒配額。
姜哲說,“由于配額過于零散,分到幾十或上百件配額的企業往往就將其浪費,商會正在建議將最少配額量規定為1000件,但暫時還沒有與商務部達成一致意見。”他個人認為,不論是紡織品配額分配還是招標的門檻都過低。例如輸歐盟第一次按業績分配的企業有18000多家,輸美第一次按業績分配的有20485家。而參與投標的紡企只要全球有出口業績的即具備資格,致使紡織品配額過于零散。政策應往真正針對歐美市場的企業傾斜。但今年配額基本成定數,未來配額門檻有可能提高。
業內人士認為,在紡織品一體化下,對于全球唯一受配額限制的中國產品,歐美采購商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生產量,對企業的設計、加工技術及與采購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都有更高要求。這體現在不少歐美采購商不愿意接受單純配額成本引起的提價,但對于企業增加服務或提高設計水平而使價格上漲這種情況是能接受的。
紡織商會還提醒企業,歐盟委員會正醞釀對中國8類紡織品進行反傾銷。